2014年1月3日 星期五

一個壞了腦的資深傳媒工作者!


吳志森     
資深傳媒工作者

元旦遊行人數比預期少,比去年更大幅滑落,難免使人失望。

香港人就是這樣的性格,還未迫在眉睫的,未必出來表態。

免費電視發牌表面解決了,政制方案又未成形,加上香港人早已患上遊行疲累症,遊行人數大減,不是沒有原因的。

政改諮詢雖然沒有具體方案,但香港人仍未醒覺,政制其實早已水浸眼眉。

政府官員、建制議員、傳話人和南來探子,說話裝腔作勢,試水溫,定調子,把未出爐的政改方案關在鳥籠內,霸王硬上弓,要香港人接受現實。

建制派要完成中央交代的政治任務,一點都不奇怪。

但令人意外的是,各泛民黨派個別議員表現之詭異,使人側目,是人是鬼,是敵是友,看得眼花撩亂,暈頭轉向。

例如有政黨提出提名三軌制:提名委員會提名、政黨提名和公民提名三軌並行,但卻沒有堅持缺一不可。

民主黨不斷強調「公民提名非必不可少」,這種雙重否定,有梁振英語言偽術的影子,即是說,公民提名可以有也可以無,一言驚醒,原來三軌制只是包裝,不一定要全力爭取。

亦有個別泛民議員指出,公民提名並不現實,叫價太高,中央不會接受,只要擴大提名委員會民主成份就可以了。

政改方案影還未看到,部份主流泛民一早就露了底,力竭聲嘶,原來只是大龍鳳一場。

眾所周知,2017年特首普選的關鍵,是提名候選人的機制,中央頒旨要「機構提名」,要「集體意志」,要「四大板塊」,無非就是要萬無一失,未選舉就預知結果。

受北京控制的提名委員會,最重要的政治任務,就是要為阿爺把好關,要確保所有入閘和出閘的候選人都「愛國愛港」。

提名委員會擔負這個任務,即使擴大所謂代表性,提名結果也要牢牢控制在阿爺手裏。

如果沒有公民提名,篩選一定存在;阿爺不放心的候選人,一定會被提委會的「集體意志」篩走,鐵定不能入閘。

即使一人一票,提名權和參選權沒有普及而平等,也是徹頭徹尾的假普選,絕對不能接受。

一些泛民黨派和議員認為,不管甚麼提名機制,只要門檻不要提得太高,讓一個泛民候選人可以入閘參與競爭就可以了。

這種想法既天真也太儍,退一萬步來說,即使中央「皇恩浩蕩」,容許泛民入閘陪跑,最有民意支持、最有機會當選的泛民代表一定會被篩走。

這種競爭,算是真競爭嗎?

如此普選,能算真普選嗎?

泛民耗費精力時間爭取擴大提名委員會的代表性,也是枉費心機。

代表性夠與不夠,沒有客觀標準,最後只流於公理婆理,越說越混亂。如果只圍着「四大板塊」團團轉,無論最後有甚麼結果,都難逃受到西環的嚴格控制,篩選也必然出現,必定發生。

無論是甚麼機制,如果沒有公民提名,將會是徹頭徹尾的假普選。

梁振英說教科書將記載他任內實行普選,明目張膽,欺世盜名,你會容許發生嗎?

KC: 只看此句: 無論是甚麼機制,如果沒有公民提名,將會是徹頭徹尾的假普選!

一個壞了腦的資深傳媒工作者!

香港點唔死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