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偏見的陳婉瑩教授!

偏見的陳婉瑩教授!
2013/10/8 0:53:19
網誌分類: 時事
 
陳雅明
香港大學二年級生
 
尋尋覓覓,香港大學新校長是個英國人。觀察校園氛圍,學生對此相當平淡,倒是一些教授強烈反彈,狠批新任英國人校長,其中以陳婉瑩教授最為猛烈。
在自由社會,我們需要反對聲音,何況馬斐森是唯一候選人,更要質疑。但筆者認為陳教授在〈港大不能在時代的責任前面退卻──我對下任校長候選人的看法〉(以下簡稱〈港〉)一文,文末暴露了她「誤讀」了我們這一代香港大學生的想法及政治取向,將落伍的個人意願描述成「時代使命」。
香港大學學生報《學苑》在2013年八月號封面大字問道「百年港大,為誰而立」。
根據陳教授一文,她的答案顯然是:「為中國而立。」而《學苑》那一期的立場則是:「先匡救香港、後擁抱中華,繼而立足於世界。」(頁25)然而,陳教授說的「中國」與《學苑》說的「中華」是一樣的嗎?
當然不是。《學苑》這樣寫到:「若說今日港大仍肩負為中國而立的重責,那必的是一個主權在民的中國,絕非中共操縱的『國』。」(頁25
而陳教授在〈港〉文末則寫到:「港大面對的挑戰和機會,正是面對變局,為港大定位、對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提出新思維,進而為中國的發展有所貢獻。」
陳教授指的是「為中共國而立」,而《學苑》指的是「為主權在民的中國而立」。
翻查資料,原來陳教授是七十年代《學苑》的主編,兩代的編輯,相距四十年,現在有迥然不同的政治見解,背後是「大中華」到「本土」的政治取向演化。
歸根究柢,陳教授對中共的政治改革還是心存寄望的,而我們這一代對中共政改不存幻想,回歸本土,建設民主香港。
《學苑》甚至在2013年五月號的苑論反思「民主回歸」,批評「愛國民主派」斷送香港民主利益。
相反,陳教授還在講中國改革開放,經濟成就驕人,這不是與時代脫軌了嗎?
陳教授在〈港〉文提到中共政治改革舉步維艱,引發很多問題,如「環境污染、貧富差距擴大、官僚當道、人權受到打壓」,但就是不提「一黨專政」、「權貴資產階級壟斷國家利益」這些政治改革最大阻礙。
說穿了,陳教授是肯定共產黨執政的,對共產黨「自我完善」有美好想像。
但這種對中共國的想像已經在時代中凋謝了,而陳教授還停留在報效國家的七十年代;陳教授所謂的「時代的責任」已經落伍了,她忘記了這不是她的七十年代,這是我們的時代了。
我們已經把寄望放在香港民主上,這是我們這一代的時代責任。
在歷史上,大學生在民主運動扮演重要角色,當今,香港政改討論得如火如荼,佔中運動如箭在弦,香港大學需要一個校長如五四運動中的蔡元培,能頂住強權,保持港大獨立自主,捍衞港大言論自由、集會自由。
要一個英國人捍衞港大,的確教人情何以堪,但請問哪一個華人當校長能頂得住中共的壓力?
由李克強在818校慶典禮坐上校監椅的一刻,學生已對華人校長投下不信任票。
當然,教授可以認為筆者以偏概全,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及《學苑》的看法,不代表港大全部人。
畢竟,港大生大多忙於讀書、上莊、住hallpart-time、拍拖,大學五件事從來不包括關心時事、參與社會運動。
但若然港大校長由一個「梁粉」或「紅人」擔任,或在港大搞愛國教育,筆者敢斷言「中山起義」會再來。
KC: 陳教授剃人頭!而家學生也剃佢頭!活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