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5日 星期一

KC: 又係黃屍錯!



HKG訊】
因應陳文敏是否有資格或應該出任副校長一事,港大內部是否出現分裂?
言之尚早,但無論校外或校內的港大人,有不同意見卻是事實。
前港大副校長、現港大教育學院講座教授也於上周五(102)在《信報》撰文,呼籲尊重程序和法治,撐校委會決定。
程介明以題為《程序.理性.法治》寫道,他本不打算再寫有關港大副校委任之事,因為沒完沒了,浪費時間。
但近日有很多外人包括內地人都以為「港大很亂」,以為港大人「不務正業」,故撰文澄清兼解釋。
程介明說,他關心的「不是某個候選人是否獲委任,而是大學的最高決策機構,不斷遭破壞,瀕臨崩潰」。
早前曾撰文質疑校委會「等埋首副」決定的程介明指,他曾以為大家反對校委會決定是因關注程序,但他認為校委會最終決定不等首副,是「重回決策正軌」,雙方便應服從結果。

最簡單的民主是:少數服從多

程介明指,「西方的民主制度,最根本的原理,也是程序理性。民主制度之所以必要,不是因為大家的意見一致,恰恰就是因為大家會有相衝的利益、不同的 價值觀、各異的意識形態,因此須有一種理性的(文明的,不靠暴力的)程序,作為這個社群決策的根據,不然,就只能夠是整天靠打架過日子,也就是野獸過的日 子。」
他說,最簡單的民主:少數服從多數。
因為大家意見很不一致,達不到共識,總要經過一個共存的理性程序作出決定,然後大家服從這套程序產生的結果。
只要不是程序出問題,總有一方不能如願,但須作出犧牲或者讓步。

保密是尊重候選人私隱,非黑箱作

程介明以自己在港大參加過很多遴選的經驗指出,保密是要尊重候選人私隱,並非甚麼黑箱作業。
「因為不到最後一刻,都會有變,不能把人家吊在半空,任由外界猜測評論;這與商界、政府聘請高層人員無異。」
程介明質疑,「難道說,校委會的決定不符期望,就算不正義?」
他指,假如把異見通通當成不正義,「逆我者亡」;而且成為政治理由,把違規、抗命輕率地、無限地擴展到社會每一個領域、每一個決策,香港還有法治嗎?

點名批評葉建源鼓勵學生採過激行

程介明說,之前聽朋友說反對派「就是要他們的人當副校長」時,「還天真地辯說大家的注意點是程序。
可是現在的行動,不是正好說明,反對者根本志不在程序,而是旨在委任某人嗎?」他認為,這也是置當事人於不義。
程介明也在文章中不點名批評馮敬恩早前聯同校外人士衝擊校委會會議,並指他有選擇性地披露委員言論,是對委員作政治公審。
他並點名批評教育界立法會 議員葉建源曾指學生「在正義和違規之間選擇正義」,認為葉的舉動給人感覺在鼓勵學生採取過激行動。
他說,「人們可以對學生有很大的寬容,卻不會寬容教師。 葉揹着一個最大的教師團體的議會代表身份,說的話須深思熟慮。」

KC: 又係黃屍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