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1日 星期五

KC: 雨傘運動, 香港意外的收獲!


(網上資訊)

佔中踏入第52天,學聯成員上京被拒,滬港通開通,APEC結束,佔領區清場在即,各大傳媒在近兩月來也發表了不少政治評論文章。

今回的香港觀察,會在這個猶如嘉年華會的戰場上談談風月。

當政權核心變成了藝術村

佔中的最大佔領區在金鐘,這個自香港開埠以來已是軍事重地的小角落,在回歸後變成特區政府總部,是權力的核心。

但無論是回歸前後,這一百七十多年來,金鐘幾乎與市民毫無關係,對一般市民的意義充其量是個地鐵轉車站。

金鐘幾乎沒有有關一個城市的生活和文化的記載,直至佔中/雨傘運動的爆發。

如今被稱為夏愨村的金鐘佔領區,自運動開始後不久,變成全港最大的露營區,也成了全港最大的戶外藝術空間。

大大小小的街頭藝術品和藝術裝置,由不同種族和階層的市民共同創作,而且天天有變化,日日有新意。

最觸目的有連儂牆、Umbrella Man雕塑和雨傘百家布,以及極具創意的標語、習近平紙牌、海報、寫生繪畫、粉筆塗鴉和立體裝置等等,一瞬間改面了許多人對香港的刻板印象,原來香港不止是國際金融都會,還是個創意之都,整個城市的創意和活力都因這個運動爆發出來。

這種由佔中引發出來的城市活力,令已失去外交多時的香港在國際舞台上再度活躍,而且不只是政治新聞的主角。比如由國際雜誌GOOD製作的"2014年良好城市指數"(Good City Index 2014),選出全球50個最具啟發性的城市(the 50 Most Inspiring Cities in the World)中,香港位列第一。雜誌指出,香港登上榜首的最主要原因是雨傘運動對全球公民的啟發。

此外,位於英國有162年歷史的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正在舉行名為「Disobedient Objects」的展覽,展期至明年二月。博物館已看中了金鐘佔領區內的一些裝置,並聯絡藝術品的物主/藝術家,希望能取得作品於英國展出。

相反,香港的博物館和藝術館,對三個領佔區內的作品目前仍是不聞不問。也難怪,香港大多數博物館屬政府管轄,面對極具政治色彩濃厚的作品,當然不能夠有什麼動作。

藝術品的命運

佔領行動即使再持久,也不可能把佔領區無限期變做戶外展覽廳。佔領區內的藝術品,如沒有買家,最終也要面對被搬遷、被破壞、甚至是灰飛煙滅的命運。在十月中警方清理旺角和銅鑼灣兩大佔領區時,就有一些作品遭到破壞。

有見及此,有藝術家、學者和學生自發調查和紀錄各佔領區的藝術品情況,即使最後留不住對象,也能將之數碼化,為它們留下痕跡。

"雨傘運動視覺庫存計劃"就是這樣成立了。

該計劃已有過百名義工組成調查隊,按一些凖則決定是否把對象納入研究範圍。

計劃發起人之一的嶺南大學小區學院文化政策兼職講師、香港文化監察主席楊雪盈說,一旦清場,義工會以最快速度搬走鎖定具價值的對象,但最終能有多少能保留下來就只能交由上天決定。

佔領區內有藝術品,大都是用就地的材料如紙皮、破傘、甚至是回收站的廢物去完成,有些作品如樓梯和燈是有實用價值的,更多則有鼓動或安慰人心的作用,每件作品都是為人而設。

而且這個展區沒有策展人,也沒有知名的藝術家坐鎮,卻天天創造出充滿驚喜的東西,完全是一個有機的過程,絕對是培養創意的空間,也讓人看到,原來香港處處有人才。

在金鐘佔領區繪畫多天的畫家袁明珊,用畫筆完成了一幅又一幅的「夏愨佔領圖」,其細緻的圖繪不但紀錄了佔領者的生活,也紀錄了運動的變遷。她的作品貼在展區的街道上為大家打氣,也被印成明信片。

袁明珊說:"這個運動展示了藝術的力量,比維也納雙年展更好看。

這裏的展出不用報名、不必篩選,參觀者不用站在紅線後或玻璃框外觀賞,不用語音導覽也看得懂作品。

所有的設計都是為人而設,對人起了很大的鼓舞。

而且這次運動難得衍生了一個龐大的空間,令一般市民的藝術天份併發出來,或令無名藝術家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才華,所以我們應份外珍惜這一切。"

雨傘運動也許短期內在政治上沒有什麼實際成果,但它確展示了港人出乎意料的創造力和締造了許多可能性。

香港也許從來就是臥虎藏龍不乏創意,欠的只是一個更有胸襟的社會。

KC: 雨傘運動, 香港意外的收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